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段罗君
杭城的夏天,在一波波翻滚的热浪和一场场雨水中由浅入深,自然界也按照自己的节奏和韵律有条不紊地前行着,西湖的荷花进入了最佳观赏期,闻着荷香的鸳鸯宝宝已长成俊秀青年,树上的知了开始“声声叫着夏天”,只是,活泼好动的松鼠被热得有些“电量不足”……
(资料图)
进入7月,也就意味着小暑、三伏和大暑,这些火辣辣的“热”词即将扑面而来。炎炎夏日勾起了多人的回忆,偷乐着过了两年舒适的凉夏、排队购买“西湖牌”莲蓬和荷叶、每年如期赴约的爱心凉茶摊……本期“谈个天”,我们来说说迎面而来的更“热”以及那份独属杭州人的盛夏记忆。
▲里尔摄
小暑将至
要出梅了吗?
杭州在连续3天的高温后,昨天一场大雨终于浇灭了多日来的闷热。
刚刚过去的半年,杭州平均气温15.7℃,较常年同期偏高1.1℃,居历史第三,但平均降水量却较常年同期偏少32%。其中,6月杭州平均气温26.3℃,较常年同期偏高1.5℃,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38.6%。忍不住为接下来的日子捏了把汗,因为“上蒸下煮”的日子要开始了。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明天(7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古人认为,小暑就是小热的意思,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等到了大暑节气,天气才会大热。其实都是制造高温的高手,小暑更具爆发力,大暑则在持久战方面更见功力。
▲西湖荷花盛开里尔摄
杭州小暑节气的炎热程度,取决于出梅早迟和有无台风影响。
什么时候出梅?按照常年规律,杭州的出梅时间一般是在7月8日,去年出梅偏早了12天,梅雨期16天,比常年少14天。本周末这波雨下完,出梅估计也快了。
听到这个消息,杭州人又陷入了无限纠结中,“入梅盼出梅,出梅就后悔”。因为大家心里很清楚出梅是有代价的——今年以来最大范围高温天开始上线了,除了北方的持续性高温,南方多地也将加入“高温群聊”。浙江也被邀请入群,今天起35℃以上的高温范围几乎覆盖全省大部分地区,7-8日达到本轮鼎盛,最高气温38℃,体感气温更是可能超过40℃,闷热感贯穿全天。预计,7日杭州最高气温37℃,下周二(7月11日)以37℃的气温高调入伏。
夏天热不热,除了看气温和有没有雨,有时候看风也能知道。如果是吹东南风,风从海上来,夹带了不少水汽,会清凉不少。若吹西南风或南风,则意味着天气可能要变得更热。未来一周,杭州几乎是清一色的西南风,犹如空调外机般的感受。
好怀念2014年和2015年,杭州人偷乐着过了两年凉爽的夏天。
▲2015年夏凉为西湖带来了“凉夏经济”。林云龙摄
知了声声
哪款叫声最熟悉?
雨一下,窗外魔性的知了声也终于消停了。尽管有人觉得知了的叫声让人耳根子没法清净,可这就是夏天的声音啊。试想下,如果马路上只留下汽车过往的声音,夏天似乎就少了点韵味,况且,这也是许多人童年记忆中的重要一部分。
仔细听,还能从叫声中分辨出不同种类的知了。杭州最常见的是黑蚱蝉,“知……”,叫声持久响亮,而且一呼百应。最正宗的“知了”声来自蒙古寒蝉,也是许多人儿时记忆中最为熟悉亲切的声音,有人说,“它一叫,就意味着暑假开始了!”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知了是个天生的“天气预报员”,民间有“知了鸣,天放晴”和“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要来”的说法。一般情况下,夏天正午知了叫得最厉害,气温降到24℃以下就停止鸣叫。当天气转阴雨时,由于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增多,知了的叶翼被沾湿,不易鼓动,也就发不出“知了、知了……”的叫声。
所以,每年夏天台风来临的时候,你几乎听不到知了的叫声。出梅后的高温天里,也就指着台风能带来清凉了。
▲夏日晚霞里尔摄
在中国气象局刚刚召开的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了最新预测:今年盛夏我国气候状况为一般到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高温热浪、阶段性强降水、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较重。预计7月,松花江、嫩江、辽河、淮河及长江中下游可能有较重汛情;气温方面,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有2-4个热带气旋生成,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其中有1-2个登陆或明显影响我国华南或东南沿海。
7月会不会有台 风登陆浙江?对浙江而言,8月最“招风”,登陆台 风个数最多、强度最强,上岸的台 风整体也比较“凶猛”,历史上登陆浙江的3个超强台 风也均在8月登陆,因为此时副高位置偏北,容易引导台 风来到纬度较高的浙江。
但2015年7月11日登陆朱家尖的“灿鸿”是个特别,打破了1949年以来7月登陆浙江台 风最强纪录。
▲接天莲叶无穷碧里尔摄
▲西湖荷花“黄舞妃”林云龙摄
木莲豆腐
记忆中有牙膏味吗?
或许,一抹清新的荷香能消解暑热带来的憋闷和烦躁。在阳光和雨水的轮番催促下,西湖的荷花已进入最佳观赏期。
花10块钱买一组“西湖牌”莲蓬和荷叶,这是属于杭州人盛夏的仪式感。早些年,凌晨两三点就有人来排队了,近两年改为了“线上义卖,线下领取”的方式,想到用荷叶做一道粉蒸肉、叫花鸡,或者晒干泡茶喝,一肚子的幸福啊!
盛夏饮食,最喜清新。小暑节气,民间除了吃饺子、炒面,还有吃藕的习俗,杭州人常见的做法莫过于“桂花糖藕”。
在西湖边赏荷时,你有没有留意到一种植物,绿色藤条上面结着一个个灵动的绿色果实。不少人好奇,“这是无花果吗?”乍一看长得十分相似,捏着感觉是空心的,剥开来,断裂处冒出乳白色汁液。它叫薜荔,名字很陌生,但用它做的盛夏美食很多人都吃过——一碗凉爽的木莲豆腐,也是杭州人记忆中夏天的味道。
老底子杭州人做木莲豆腐,将装有木莲籽的布袋浸到水中不停地挤压,等到水变得粘稠,说明木莲籽里的果胶已全部滤到水里。等凝固后成透明黄、果冻状,放冰箱冷藏后,浇上红糖水,一碗晶莹剔透、冰凉爽滑的木莲豆腐便做成了。
如今,在杭州的菜场和超市里,花两三元就能买到一盒透明的“夏日快乐”,但成分不同,尝过后,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是牙膏味吗?过去人们做木莲豆腐会用“牙膏”作凝固剂,因此,“薄荷味+牙膏味”成了许多人记忆中最深刻的味道。
这个夏天,不妨试着做一碗记忆中老底子的木莲豆腐,消消暑气。
▲往年开卖现场
六月霜
光听名字暑气已退几分
临近入伏,杭州人又怀念起顾忠根爷爷的“最美凉茶摊”。建国路章家桥公交站边的凉茶铺每年入伏开张,出伏结束,顾爷爷坚守了40多年,为过往的行人送上一份清凉。虽然顾爷爷离世了,但凉茶摊还在,老邻居和志愿者们继续用一杯杯凉茶为过往的行人送上一丝清凉。
凉茶还是那味熟悉的配方,顾爷爷的“老底子”凉茶加入了10种中草药,其中一种,叫“六月霜”。
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会比较陌生,但土生土长的临安人对它再熟悉不过了,这是他们心中盛夏里的“王老吉”。
第一次听到“六月霜”的名字是在临安於潜镇,那时正值盛夏,手中的这杯水微微泛黄,入口略感苦涩,但细细回味,有股甘草的淡淡甜味。
当地人告诉我,临安人夏天都喝它,一杯下去消暑解渴。其实光听名字,暑气就退了几分。六月霜又名“刘寄奴”,在临安的山间小路边、竹林丛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青色的叶间开着一串串白色小花,远远望去像点点霜雪。晒干后当年喝清幽淡雅,存放上一年则是另一番滋味,醇厚绵长。
天气这么热,还好我们有空调、冰箱、凉茶,古人都是怎么熬过夏天的呢?其实,聪明的古人自有一套:“雅致派”赏荷、茶香和鸣琴;“物理降温派”扇子、冰块搭凉屋;还有深信“心静自然凉”的“佛系派”,例如白居易,“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古人还发明了多款网红小冷饮,尤其是在酷爱冷饮的宋朝,“冰雪冷元子”和“冰酪”都是夏日爆款。
“转载请注明出处”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段罗君杭城的夏天,在一波波翻滚的热浪和一场场雨水中
7月5日北向资金增持12 37万股雅本化学。近5个交易日中,获北向资金增持
《证券日报》记者最新获悉,民生加银基金董事长张焕南已于近日离任,成
本周带大家一起走进云南的美食味道乐享舌尖上的云南本期分享内容——昭
智通财经讯,交通银行(03328)发布2022年度A股分红派息实施公告,A股每
进入6月下旬,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一季中稻基本播栽完毕,如今广袤的
2023年7月5日,珠海航空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更正2022年年度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蒋肖斌)7月4日,全总文工团在
鞭牛士7月5日消息,今日上午,东方甄选在其APP上开启甘肃专场直播活动
伯兰德·伊莉斯(BehlandErinElise)从来没有想过,中国文化会如此有吸
7月5日,生意社黄芪基准价为25 20元 公斤,与本月初持平。黄芪年度统计
中国报告大厅2023年7月4日总氮去除剂价格最新走势监测显示:河南凯捷水
参考方式一:1 启动红米手机系统,如图所示。唤出用户主界面,点击 "设
视频来源:西安广播电视台 岳旗寨保障性住房项目是陕西省重点
1、《测度论与概率论基础》是2004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远程医疗协作促进了青沪两地医疗资源共享。 上海四院供图中新网上海7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货和期权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当周,投机者已
为推进和美城乡“四大行动”工作,永乐镇紧抓示范点建设,积极推进州、
hello大家好,我是价值网小科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曲的部首是什么偏
为进一步普及金融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风险意识和防范能力,6
记者今天从西安市港务区了解到,今年1—6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2619列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2023年6月下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变动
7月3日,澳柯玛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今年以来,公司空调产业积极开拓
【印度对华太阳能电池板 组件铝边框启动反倾销调查】据中国贸易救济信
7月4日金融一线消息,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公
X 关闭
X 关闭